专题: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新时代、新基金、新价值
《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明确提出“鼓励基金公司加大对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研究应用”,这一政策导向令行业倍感振奋。近年来,全球宏观环境与市场结构正经历深刻演变,且变化节奏持续加快,传统的“人工+Excel”投研模式在数据维度、处理时效及交叉验证上已逼近能力边界,而方案对“新兴技术”的倡导,无疑为行业打开了“第二增长曲线”。
方案强调的“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”离不开两大驱动力:投研科技化与人才复合化。投研科技化意味着积极把握AI时代的技术红利,借助科技手段构建“平台化、一体化、多策略”的现代投研体系;人才复合化则旨在打破“程序员”与“研究员”之间的职能壁垒,推动形成兼具投资思维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,将“金融+科技”深度融合为新一代投研人员的职业底色。
我司于2024年成立数量金融实验室,将“技术驱动”从理念主张落实为组织实践。传统投研体系多呈现“纵向孤岛”结构,投资、研究、交易等环节相对割裂;实验室则采用矩阵式架构,打通部门边界,促进跨职能协作,形成联动的有机整体。同时,我司已本地部署大模型,高效运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为投资决策赋能。
方案中强调“提升投资者获得感”,我们对此高度认同。实验室将“控制回撤”直接嵌入算法的目标函数中,在模型训练阶段就着力优化最大回撤、波动率及下行尾部风险等指标,而非等组合构建完成后再做事后风控,让曲线更平滑、持有更安心,真正提升客户长期持有体验与复利获得感。
“鼓励基金公司加大对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研究应用”不仅是一项政策指引,更是公募基金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的必然选择。通过数量金融实验室的探索,我们深刻体会到:科技并非要取代基本面研究,而是助力其变得更及时、更精细、更可验证;科技也不应仅是IT部门的职责,而应成为整个投研体系的文化根基。当更多机构将算法嵌入投研流程、将用户体验纳入考核体系,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将不再停留在愿景层面,而是体现在每一条稳健向上的净值曲线中,融入亿万投资者的真实获得感里。未来回望此时,我们必将庆幸自己站在科技与金融交汇的历史节点,主动迈出了拥抱变革的关键一步。
风险提示:投资有风险,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,也不保证最低收益。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。投资者投资基金时,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、招募说明书、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,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
发表评论